☆ 生命的活力從心開始:心有熱忱,就會活力。☆

生命充滿著熱情、積極、快樂與幸福。

☆ 我是幸運能量☆

成功的人都是非常認真努力過的人,但並不是每一個認真努力過的人都能成功。

夢想的力量

偉大的夢想,需要豐足的力量來達成。 豐足的力量,從心念開始。 運用心念的力量,讓夢想輕鬆達成。

淨化心靈工坊

一個孩子稱爲“家”的場地,一個讓成人找到“自我”的地方。

報章報導

心靈是否需要大掃除? 心靈又該如何清理呢?

莫生氣

人 生 就 像 一 場 戲 , 因 為 有 緣 才 相 聚 。

相 扶 到 老 不 容 易 , 是 否 更 該 去 珍 惜 。

為 了 小 事 發 脾 氣 , 回 頭 想 想 又 何 必 。

別 人 生 氣 我 不 氣 , 氣 出 病 來 無 人 替 。

我 若 氣 死 誰 如 意 , 況 且 傷 神 又 費 力 。

鄰 居 親 朋 不 要 比 , 兒 孫 瑣 事 由 他 去 。

吃 苦 享 樂 在 一 起 , 神 仙 羨 慕 好 伴 侶 。

大腦需要睡眠來提升學習力



人類一生當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為什麼人類需要睡眠? 過去,學者們認為睡眠是身體內部需要的反映;現在,醫學界的專家藉由研究果蠅的遺傳基因和行為發現:大腦需要睡眠來提升學習力。

專家通過對果蠅的研究能清楚地反映人類的睡眠情況。 果蠅大多數的習性與人類相似,它們也吃東西,睡覺,打鬥,結成配偶,尋找食物。 果蠅和人類一樣,在年輕時需要充足的睡眠,在年老時睡眠減少,在服用咖啡因後保持清醒,在服用抗組織胺復方後變得昏昏欲睡。

聖地亞哥神經科學研究所Neurosciences Institute的神經科專家費茨傑瑞德(Indrani Ganguly-Fitzgerald)及她的同事從研究中了解到睡眠的情況是,我們的大腦要求在睡眠中處理一天中的經歷。研究發現,正常的果蠅在每天有社交活動的情況下需要一小時左右的小睡,而被隔絕的果蠅僅需要十五分鐘的休息。 換句話說,它們需要補充睡眠的時間與它們社交團體的大小有關。

研究果蠅與記憶相關的基因發現,社交對睡眠的影響有關聯。大腦可能需要睡眠來提升學習和適應社會經歷的變化。 社交活動愈頻繁的人需要更多的睡眠補充。

這項研究結果也印證了其他專家普遍認為睡眠有助於學習的說法。現代醫學界普遍認為睡眠的目的是為恢復精力而作出合適的休息。在睡眠時人腦並沒有停止工作,只是換了模式,使身體可以更有效儲存所需的能量,並對精神和體力作出補充。睡眠亦是最好的休息方法,既能保持身體健康和補充體力,亦可提高工作能力。

學者普遍認為睡眠能幫功恢復體力和腦力,並能舒緩壓力,增強記憶力,從而保持身體健康。人們若欠缺適量的睡眠,將有可能導致一些如憂鬱、情緒不穩定、壓力、焦慮、免疫力降低等後遺症

現代都市人的生活和工作繁忙,睡眠品質不好很有可能會導致上述種種的毛病。 無怪乎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選定每年春天的第一天3月21日為世界睡眠日,希望能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

磨練,會讓你脫胎換骨

為什麼最珍貴的藥材往往得在深山里才找得到?為什麼最新奇古怪的海洋生物都生活在最深層的海底?這些植物或生物是在人們找尋的時候才被發現,它們生長的環境是那樣的惡劣,但正因為生長不易,它們也往往具備了其他植物所沒有的價值;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嗎?

在肥沃的土地會有盛開美麗的花朵,但強風一掃就會傾倒,唯有那些在岩縫中生長的參天大樹,才能在狂風暴雨中屹立不搖。

生命的痛苦與磨難,往往是一個人脫胎換骨、向上躍升的契機。

珍惜眼前的生活,沒有經歷過坎坷磨難的人,永遠領悟不到人生的美好,永遠不會超越常人的成就。

大腦與心理




大腦前額葉皮質功能降低…容易想不開


總是念念不忘過去的不幸、倒楣事,老是惦記著以前的失敗、不順利,…這些狀況常會在憂鬱症、焦慮症的患者身上發現。周遭的親友總習慣會責怪他們「想太多」、「太想不開」,要他們多往正面想、「想開一點」就好了。然而,哈佛醫學院學者一篇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他們並不是故意要「想不開」,而是腦部功能受疾病影響,才會變成如此!

這項研究的研究對象都曾受過創傷事件(身體暴力、性侵害等),其中38人罹患憂鬱症、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另外21人沒有相關精神疾病。研究者以功能性磁 振造影(fMRI)觀察他們腦部「抑制記憶」(memory suppression)的功能,發現他們比起沒有罹患相關疾病者,這部分的功能有明顯缺損。

先前就有研究發現,大腦前額葉皮質對於創傷記 憶能發揮抑制的效果,以避免人們持續回想起這些記憶,造成更大痛苦。而這個研究則是進一步發現,在憂鬱、焦慮症患者腦中,前額葉皮質功能顯著降低,造成他 們較難抑制負面記憶,因此種種不好的回憶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冒出來,造成情緒更加低落及焦慮。

研究人員也推測,憂鬱、焦慮症患者常會抱怨自己記性不佳、忘東忘西,也可能與這部分的功能改變有關。

這個研究給我們非常重要的提醒:焦慮、憂鬱的人之所以沒辦法想開一點,其實是「不能也,非不為也」,並不是他們故意要讓自己悲觀下去,而是腦部功能受影響使然。

之所以要如此強調這個概念,是因為門診中屢屢會聽到這些患者無奈的表示親友的諸多不諒解,以及他們的力不從心,真的很想如大家所說的「想開一點」,但就是做 不到!如果以軟弱、草莓族來形容他們,非但不公平,而且也無濟於事,反而只會讓患者感到更絕望,因為連親近的人都無法諒解自己、支持自己!

或許有些老一輩的長者會質疑:「我們以前那個年代那麼辛苦,哪裡還來得及管什麼憂鬱、焦慮?你們年輕人環境那麼好,還有什麼好憂鬱、好焦慮?」


◎ 這樣的迷思可以從兩方面來說明:

● 憂鬱症真的越來越多嗎?

其實不見得。就以門診實際狀況來說明,醫師詢問家族史的時候,常會得不到確切答案,也常遇到看完診後,某位家屬偷偷再折回診間,向醫師表示,家族中某某長輩有相關精神疾病,怕其他家人知道。

因為在過去的年代,看精神科是很不得了的一件事。更別提家中若有人因心情鬱悶而自殺身亡,當然更不可能讓人知道!所以並不是以前比較沒有憂鬱焦慮,而是多數人都不敢說、不敢醫。

● 門診中,有不少年紀較大的病患,在仔細詢問瞭解病史後,常會發現他們的問題並非一朝一夕所造成,而是數十年來的累積。長年在夫妻、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壓 力下,早已出現明顯焦慮症,甚至憂鬱症的諸多症狀,卻因不願承認、不敢就醫而採取逃避的方式不去面對。要不是讓問題一直拖著,越來越難以處理,要不就是哪 天出現一個引爆點,情緒整個爆發或崩潰。

年輕一輩相對比較能接受「心理也會生病」的概念,也比較願意就醫尋求協助。因此,並非過去的人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也絕非現代人就比較「草莓」。

瞭解憂鬱、焦慮的人為何會想不開,改用較關心、支持的態度去面對周遭有這樣問題的親友,對他們來說會是很大的幫助!


文/賴仕涵 (作者為台北敦南心診所醫師)
刊登報紙: 台灣 自由時報



2011年歲末心靈掃除 : 卸下負面思維洗滌心靈

南洋商報 副刊 優生活報道 2011年12月18日 報導:甘盈孜/ 攝影:蘇漢成


年關將至,大家都忙著大掃除,清理屋子,丟掉破舊的物品,添購新家具。有沒有想過,我們的身體也需要大掃除?一樣要去舊迎新,把舊的、不好的統統丟掉,注入新的“營養”。

我們每天生活,都在不斷地累積東西,除了看得見的物品如衣服、鞋子、日常用具,也包括看不見的經驗、人際關係、煩惱、不安、後悔、悲傷、壓力等。無論是看得見,還是看不見的,都要適時清理,才不會堆積如山。

既然房子需要大掃除,心靈的房間亦如此。在2011年結束之前,好好清除體內的“垃圾”、清掃心靈的“塵灰”吧!

一整年下來,忙得天昏地暗,亂吃亂喝,胡思亂想。

身體日復一日累積了許多“垃圾”,心靈也被種種負面思維污染。

房子裡的用具累積得太多,少了行動的空間,

再加上沒有打掃,塵埃滿地,人會住得不舒適。

心靈有太多“負擔”,亦會讓步伐越走越慢,越走越累……



心靈大掃除?該怎麼打掃內在的心?聽起來很抽象,不如,讓正向思考推廣者戴允慧說個故事。

農夫的故事

有個農夫初次要到另一個村莊辦事。可是,交通不便,他只能徒步行走。走啊走,農夫穿過一大片森林後發現,要到達那個村莊,必須經過一條河,或是爬過一座高山。怎麼渡過這條湍急的河流?還是辛苦地爬過高山?

正當農夫陷入兩難時,突然看到附近有一棵大樹,於是他就用隨身攜帶的斧頭,把大樹砍下,將樹幹慢慢地砍鑿成一個簡單的獨木舟。農夫很高興,也很佩服自己的聰明,他很輕鬆地坐著自造的獨木舟,到達對岸。

上岸後,他繼續往前走。那獨木舟怎麼辦?這個獨木舟很管用,丟棄在岸邊,實在很可惜。萬一前面再遇到河流,他又必須再砍樹,辛苦地鑿成獨木舟,那很累人啊!農夫決定把獨木舟背在身上走,以備不時之需。走啊走,背得滿頭大汗,步伐也越來越慢。因為這獨木舟太重了,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負面束縛思維

農夫邊走邊休息,閃過念頭:“真想把獨木舟丟掉,不要了!”可是,他卻捨不得,心想,既然已經背了好一陣子,就繼續吧!萬一遇到河流,可以馬上派上用場。

就這樣,農夫汗流浹背地走到天黑,發現一路很平坦。在抵達村莊前,並沒有再遇到河流。可是,他卻比不背獨木舟,多花了三倍的時間,才到達目的地。

故事裡的“獨木舟”比喻著負擔。心靈大掃除就是學習如何在適當的時刻放下“獨木舟”。

戴允慧進一步解釋:“心裡的負面思維,對心靈來說,是一種負擔,若不放下,就會成為一種束縛。我們必須學會隨時丟棄怨恨、嫉妒、暴怒的負擔,讓心中更歡欣、坦然,也快樂、輕鬆地吹著口哨向前行。”

一件一件清理

那要如何大掃除心靈呢?可分為3個部分,來,一件一件清理。




生活上,總會有一些不如意、不順心的事發生。人,習慣逃避,能拖則拖。而大掃除,就是要你面對和釐清問題。

步驟1: 準備幾張白紙和筆,把白紙折對半。

步驟2: 在紙的左邊,把心裡浮現的任何事件寫下。可以是一件掛心的事、一個未實現的夢想、一件未完成的事、一個創意、一個想念的人等。

步驟3:在紙的右邊,事項的同一行,寫下對應的處理方法、即將執行的日期等。

步驟4: 能夠寫出來的事項,其實心裡會有答案,只是看我們要不要去處理而已。該處理的事件就即時處理,若無法當下處理,將它帶到明年處理,即是明年的目標。

大掃除小提示:

為什麼要寫出來?在心裡想想不行嗎?因為思考,往往只是一霎那,這邊想了,那邊又忘記。規劃性地一一寫下來,印象深刻,執行的信念也比較強哦!





凡人,免不了有諸多抱怨、不滿。當內心累積越多負面想法,會越雜亂。猶如你的家裡,累積太多沒用的東西,又沒去打掃,亂成一團,想找的東西總是找不到!

步驟1: 準備幾張白紙和筆。

步驟2: 把心裡浮現任何負面事件寫下:一件讓你抱怨的事、一個為難你的人、讓你討厭的一件事或一個人等。

步驟3:寫完後,閉上眼睛,靜靜思考,然後告訴自己:“為難我的人,現在已經原諒他;抱怨的事,我現在已經放下......”

步驟4: 當你願意原諒及放下時,這個“塵埃”自然被掃除、告一段落。

大掃除小提示:

若不掃除這些負面事項,它們會一直卡在心裡,帶到明年、後年甚至永遠。學會原諒和放下,人也會快樂些。





正面事​​件也要大掃除?沒錯,人喜歡比較。當你擁有快樂的事件在先,日後會不斷拿來比較。譬如,你曾有過一趟愉快的旅程。之後每次旅行,就會不知覺地做比較。 “這次的沒有那次那麼快樂、好玩。”一直做比較,你沒法盡情享受接下來的每一趟旅程。

步驟1: 準備幾張白紙和筆。

步驟2: 把心裡浮現的任何感恩事件寫下:一件讓你快樂的事、一​​個讓你難忘的人、一件讓你感動的事等。

步驟3:寫完後,閉上眼睛,告訴自己:“我感謝這個人、感恩這件事能夠發生在我身上......”

步驟4:當你對正面事件進行處理時,會讓正面的漣漪散播出去,美好的事件就會重複顯現。

大掃除小提示:

正面事​​件經過適當的清理,即感恩和感謝,你能夠找回每做一件事的初衷和快樂,不會再一直作比較。



這裡有四招“身心大掃除運動”,接招吧!



第一招:身心平衡運動——交叉進行

站直身體,抬起左腳(高度依自己的能力),右手往上伸直。然後,換邊,抬起右腳,左手往上伸直。如此反复,慢慢進行。建議播放音樂,伴隨著節奏進行,效果會更好,而且不會覺得乏味。每日50次為基礎,早上做為佳。

好處:促進左腦與右腦的能量交流,舒緩身心。體內的氣會運轉得更好,悶氣可以通過運動釋放出去,且能預防腦部老化。


第二招:胸腔及胸椎伸展

一邊吸氣,雙手一邊向前伸直至肩膀的高度。(圖左)

接著,手臂往身後伸展,慢慢地吐氣。當氣吐完時,雙手慢慢垂直放下。

每日20次為基礎,早上做為佳。(圖右)

好處:清理身心,釋放心中的負面能量。長期鬱悶的人,悶氣都儲存在心和胸椎裡,久而久之,背部會酸痛。手臂往後伸展,氣自然會吐出來。尤其適合容易發脾氣的人和“電腦族”,這個動作不但可以淨化心靈,也可以消除體內的靜電。


第三招:吐氣

站立,慢慢把氣吐出去,吐氣的時間越長越好。 一般人吐氣30-50次; 病患則50-100次為有效。

好處:別小看這個小動作,它有淨化五臟六腑的功能。生了一晚悶氣,今早醒來還是不能釋懷。慢慢地吐氣,可以將濁氣吐出來,心情不再鬱悶。也適用在脾氣快要爆炸前夕,來個長長地吐氣,氣會消掉,念頭跟著轉換。


第四招:坐椅健身

坐在椅子上,雙手垂直放在膝蓋旁,慢慢彎腰,吐氣收腹,讓手接觸到腳尖前。若手心能完全碰到地面最佳,若不能,手指碰地也行。心裡默數10下,自然呼吸。(圖右)準備起來之前,先吸一口氣,慢慢吐氣。手壓在膝蓋上,慢慢坐直。別馬上站起來,休息片刻。(圖左)

好處:這動作能使身體放鬆,尤其是頸、肩膀、腰部位。而且,具有醒腦的作用,腦袋感覺清新。要注意:高血壓、低血壓者有可能會出現頭暈現象,記得放慢速度,若頭暈就停止。重複做5-10次,依照身體能力來衡量次數。


完成這四套“身心大掃除運動”,就會達到身心靈的和諧。從今天起,養成好習慣,定時掃除身心的“垃圾”,身心輕鬆,人也愉悅。



心靈經過大掃除後,就有空位重新建立新、正確、健康的思維,人才會成長。看看你少了哪一項?缺少的,趕快注入。





自信,即相信自己。自信的基礎是能力,相信自己的能力是第一條件。人因為缺乏自信,才會頻頻否定自己的能力。

一個人要有自信,必須不斷嘗試,嘗試越多,經驗就越豐富,最終形成個人的能力,讓能力催生自信。

一個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價值的人,會倍加愛護自己。懂得愛自己才懂得愛別人,也會培養出足夠的自重,尊重自己存在的價值。

懂得建立“自信、自愛與自重”的自己,自然會有健康的心靈。





熱忱、積極的態度,是成功的秘訣,也是我們每天工作和生活的原動力。

熱忱是一種熱情,對人、事物、工作以及生命的熱情。當人充滿熱忱,眼神會閃亮、表情生活,整個人都變得活潑起來。做事有熱忱,就會感受到喜悅和內心的滿足。全心全力地投入你所做的事,多加探討、多加學習,親身履行,必能提升那顆熱忱之心。





無論身在哪個環境,都一定有問題發生。如果重複訴說著自己的不幸和不滿、不斷引發負面情緒,雖然那是事實,但又怎樣?並不會為自己或人生帶來任何改變。

所以,我們需要改變——“改變,從停止負面思考的那一刻開始!”所謂正向的心態,指的是當我們遇到挑戰、問題或挫折時,會產生“解決問題”的企圖心,並找出方法正面迎接挑戰。反之,負面的心態就是一遇到挫折,馬上被負面情緒打敗,而責怪自己、環境,最後選擇退縮、放棄甚至報復。


要建立解決問題的企圖心,請你:凡事往好處想 → 肯定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 → 樂觀積極的心態。

腦力開發 ☆ 輕鬆學習



◎ 學習需要腦力

腦力不足的狀況

① 對學習就提不起勁來,就會逃避,就會分心
② 對學過的文字記不得
③ 對學習沒有興趣
④ 時常發白日夢
⑤ 時常發脾氣



◎ 導致腦力不足的因素

① 個體因素

學習能力存在著個體差異。 個體因素包括多種,如智力遺傳、健康狀況、學習態度及心智發育等等。

② 營養因素

在成長的過程中,腦部需要大量的養分,特別是在學習期間的孩子。

由於人的腦細胞的數量大約有140億, 在學習中的孩子每天需要迅速而有效的吸取、儲存和處理各種信息; 而每天又有幾萬個細胞死亡,如果孩子沒有均衡的飲食,腦部沒有合理的營養基礎的供給,腦力就會產生不足的現象。

③ 睡眠因素

人類一生當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為什麼人類需要睡眠? 過去,學者們認為睡眠是身體內部需要的反映;現在,醫學界的專家藉由研究果蠅的遺傳基因和行為發現:大腦需要睡眠來提升學習力。

睡眠是大腦皮層抑製過程廣泛擴散的結果,在皮層抑制的情況下,皮層細胞能量的消耗得到恢復,因此睡眠是種保護性機能,保護大腦皮層細胞免受衰竭,睡眠時機體各器官的功能活動性降低,異化過程減弱,有利於生長發育的進行。

足夠的睡眠不但使疲勞的消耗得到恢復,保證神經系統功能活動的需要,而且滿足生長發育特別是神經發育的需要,睡眠能促進記憶,使遺忘減慢,記憶得到加強。睡眠時腦內蛋白質合成加快,短時記憶容易轉化為長時記憶。

實驗證實,睡眠過程中的兩個階段即快波、慢波睡眠均有促進記憶的作用。 睡眠不足的孩子精神萎靡不振,脾氣暴躁,身體健康和學習效率不佳。

因此,家長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避免興奮和不良刺激,養成定時睡覺和定時起床的習慣,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一般來說,中學生應不少於9小時,小學生應保證10小時。



◎ 提升孩子大腦的力量

你聽說過“大腦可塑性”一詞?大腦的可塑性,或神經可塑性是指大腦的能力,改變和適應,甚至重新連接本身。安裝身體的證據表明,我們的大腦中含有更多的可塑性比以前認為的,並認為有許多事情我們可以做,以加強我們的大腦,不論我們的年齡。

就好比我們的身體一樣,大腦,需要運動,以提升腦力。 如果腦部的活動能力提升,就會加強大腦的肌肉發展,讓它變得更強大。


◎ 腦部的快樂中樞

① 腦部分區簡介:視覺區、聽覺區、嗅覺區、味覺區、運動區、語言區、額葉區…等。他們分別傳遞各種感官刺激的訊息,讓人得以感受各種苦樂的滋味。茲簡列大腦左半球各區功能如圖示:




② 與喜樂密切相關的額葉區:

前額葉皮質系統位於腦前端三分之一處,是思考及控制中樞,主管「認知」、「重要決策」與部分「情緒」,協助我們專注、控制衝動、擬定計劃、做成決策。

這個區域受損,會影響到一些功能的發展,像是和人互動,同情心以及如何融入社會等等。就是所謂的注意力不足症(Attention Deficient Disease)。這類患者對於規律性、例行性的日常事物,如學校作業、老闆交付的任務,愈努力效果愈糟,想專心時前額葉活動反而降低,但在新奇、刺激或放鬆的情況下,表現就不錯。病患會同時閃過很多種想法,使思緒無法集中在某件事上。

§ 前額葉的正面功能(執行的控制)

⑴ 注意時距 attention span
⑵ 堅忍 perseverance
⑶ 計畫 planning
⑷ 判斷 judgment
⑸ 衝動控制 impulse control
⑹ 組織 organization
⑺ 自我監控 self-monitoring and supervision
⑻ 問題解決 problem solving
⑼ 危機思考 critical thinking
⑽ 前瞻思考 forward thinking
⑾ 從經驗和錯誤中學習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and mistakes
⑿ 感受和表達情緒的能力 ability to feel and express emotions
⒀ 內部監督 internal supervision


§ 前額葉的負面問題(執行的失調)

⑴ 短暫的注意時距 short attention span
⑵ 易於分心 distractibility
⑶ 缺乏耐心 lack of perseverance
⑷ 衝動控制的問題 impulse control problems
⑸ 過動 hyperactivity
⑹ 慢性的遲滯,時間控制很差 chronic lateness, poor time management
⑺ 組織、計畫很差 poor organization and planning
⑻ 拖延 procrastination
⑼ 情緒失調 unavailability of emotions
⑽ 覺知失誤 misperceptions
⑾ 判斷差 poor judgement
⑿ 從經驗學習有困難 trouble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⒀ 短期記憶的問題 short term memory problems
⒁ 社會和試驗的焦慮 social and test anxiety
⒂ 說謊 lying



◎ 爲何孩子需要腦力開發

腦力開發☆輕鬆學習課程是訓練大腦前額葉,提升孩子的快樂中樞,讓學習變得更輕鬆。

就如上一段所提到:

前額葉皮質系統是思考及控制中樞,主管「認知」、「重要決策」與部分「情緒」,協助我們專注、控制衝動、擬定計劃、做成決策。

深思熟慮和控制衝動的能力都受到前額葉嚴重的影響。考慮到「行為與後果」的能力,在人類生活中的每一部分都是非常必要的。一般需要事先思考的事例,諸如:選擇好夥伴、與顧客的互動、處置難纏的小孩、花錢的方式、高速公路塞車時的心態.... 等。

腦部中如果沒有這些良好的功能,就會聽任衝動行事,難以謹慎而始終如一。

前額葉在你表達言行之前,幫助你思考和備妥所要說的話和所要做的事,它是根據你的經驗和抉擇行動來幫助你。例如:如果你和老師的意見不一,而你擁有良好的前額葉功能,你很可能就會採取一個比較謹慎且有利於當下狀況的回應; 如果你的前額葉功能欠佳,你就很可能言行不得體而把情況弄得更糟。 前額葉透過經驗幫你預見狀況,解決問題,做出最佳的抉擇。

人生如果想要下一場精彩的好棋,就需要良好的前額葉功能來主導。


腦力的訓練對學習中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對腦力開發☆輕鬆學習課程有興趣者,請聯係淨化心靈工坊 012-215 5511 (楊老師) 咨詢課程時間表。




生命能量之旅


每個一天的的開始,睜開眼的那一剎那,生命的氣息便悄悄 的、無聲息的展現! 生命力無所不在,在我們呼吸中, 看不見的空氣中,路邊小花,小 草, 動物......等等,生命有其不同方式的展現。

生命力 代表了自己這麼多年來的生活經歷,藉著與他人的互動,活出自己的生命藍圖。同時,良好的互動也讓他人的生命充滿活力,彼此這一輩子都活得更精彩、更有意義。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身一套完整的生命能量系統,可以引導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完善的信念、良好的人際關係、成功的事業,甚至在各方面都獲得幸福和快樂。但是不當的生活方式及思想習慣,影響了生命能量系統,進而失去平衡的身心能量無法達成和諧狀態。

生命需要自己去彩繪
生命的畫布,需要自己去彩繪。成功的道路,需要自己去創造。每個生命是一張張截然不同的圖畫。燦爛的生命背後,總累積著無數的努力。我們是自己生命的畫家,就看我們要將生命的圖畫畫得光輝美麗,讓人驚嘆,還是要自暴自棄,畫出灰暗的格局呢?







你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嗎?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事實上,認識自我是一個人經營自己生命的第一步,一個人如果無法充分認識自己,所有的努力可能只是符合別人的期待和理想,無法為自己而活,只有透過自我探索了解個人的內在及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麼,個人的生命力才能得以發揮,因此生命的首要任務就是自我認識。

探索你的本性 你的本性就是愛與祥和,愛是你的本性,一切都是愛所組成,除了愛沒有別的了,去了解愛是你所做的一切行動,去了解你是活在愛當中,而每一件事物也存活在愛當 中,亦了解祥和也是你的本性,無論在任何時 候,你只要自然靜心,讓自己的思想不再狹隘,也能更坦然、更堅強地面對人生困境。

拓開心胸,讓你充滿能量
你身上蕴藏着至高的力量,只要你願意,這個力量會幫助你擺脱舊的模式,獲得自由! 人們只需要通過爱自己、認識自己、珍惜自己、關心生命而改變了一切。

無論我們幾歲都要有改變的勇氣,由於不願意改變是人的本性,因此我們更需要去認識 ﹤改變﹥。改變會讓生命更充實、更積極、更多彩多姿。改變並不難,重要的是你有多想改變。只要稍微把錯誤的觀念改正,你將會發現你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少,處理事情也越來越得心應手。







數千年來,人們發現,唯一獲得完善心理狀態的方法,就是進入自己的内心,釋放過去慣有自我限制的思考模式,去叩響我們早已擁有的内在能量,我們的人生就會充滿幸福與快 樂。靜心是進入内心的唯一方法,而内在能量可以導引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與心靈的淨化。

靜心是古老心靈修正的方法,就如字面上所傳達的:﹤靜心﹥就是讓心安靜下來;這不但可以讓大腦平靜下來,更能放鬆身、心,舒緩情緒及感受寧靜。特別在繁忙的生活步調中,靜心可以幫助人們減輕壓力、舒緩緊張情緒, 使精神和心靈得以放鬆。

靜心能夠幫助我們探索我們的内心,覺察自己的信念系統,深入的面對自己身上根深柢固的負面信念模式,認知它、看見它的限制、最終放下。所以靜心幫助我們轉化自己,開啓内心能量,創造正面的信念。

靜心讓我們的身、心在放鬆的狀態下重新和與生俱來的宇宙能量連接,感受生命的奧秘。透過靜心,我們不但可以改善身體層面的問題,也能帶來精神與情緒層面的平衡。進入内心,開啓“與生俱來”最珍貴的元素,創造幸福、美滿的生命能量吧!







這是一個充滿能量的宇宙。在這個宇宙之中,每一個生物體都有能量。每一個人,也都是一個能量體。如果我們每一個人的能量,都可以充分發揮,並且與宇宙能量平衡諧調,我們自然可以讓生命力旺盛、覺得人生充滿活力。當我們的能量受到阻塞,無法跟天地的能量互通時,我們的生活會缺乏活力,生命力就會削減。

宇宙生命能量無所不在,它連接著地球和人類。它使整個宇宙井然有序的連接著,它是生命所有行動和生理功能的基礎。我們在沉睡和完全默靜中接收一部份的宇宙生命能量;在睡眠中獲取有限的能量,無法滿足我們從事日常心靈活動的需要,這就是我們會感到疲憊、怠倦和緊張不安的原因。不平衡的人體能量會帶來負面情緒,導致了身、心的壓力及各種疾病。充沛及豐足的人體能量帶來健康、快樂、滿足、成功及幸福的生活。










生命能量之旅引導我們自己達到身心能量的平衡,也幫助我們了解身、心、靈、與自然的關係。人與自然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

生命能量給于人類無限的潜能,
你是否知道自己有哪些潜能?
是否已經讓這無限的潜能發揮作用?
讓自己的生命之旅變得精彩、美麗?


生命是一個旅程。在生命旅途中,你把自己的生命能量運用在提升自己還是把能量消耗在無謂的事物上?如果你還沒有發現自己的潛能,或許你希望自己能夠把剩餘的生命能量運用在提升自己,“生命能量之旅”就是你的選擇。






增進心靈的正向能量,能恢復、調節身體正常免疫能力,重建體內自然防線。

恢復人體自然的能量平衡
維持人體自癒力
促進放鬆,產生祥和幸福感
調節內分泌、提高免疫力
活化細胞、促進新陳代謝
松馳神經、舒緩壓力
舒緩疼痛、改善煩躁與焦慮
改善睡眠品質
強健消化功能,改善便秘
調節賀爾蒙、改善月經失調及經痛
頭腦清晰,提升記憶力
提高工作效率
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了解身體的結構與運作
培養良好的情緒管理

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

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 培养孩子善于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这对任何一种劳动,尤其是脑力劳动具有很大的意义。能做到注意力集中的儿童,不但完成作业比较快,而且完成得比较好,效率高。那些作业马虎、粗枝大叶的孩子主要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没能仔细地看准习题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而且,善于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学习起来比较省劲,效果比较好,也因此有更多的时间来休息和从娱乐活动。在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孩子学习知识幷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稳定持久的注意力是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老师总要求一年级的孩子坐姿端正,目的就是训练他们集中注意力,那些坐姿懒懒散散、东倒西歪的孩子显然不可能专心致的听课。


● 锻炼孩子集中注意力。

孩子学习的最大“敌人”就是注意力涣散。有的孩子在完成作业时,脑海里想到的是电视机里正在播放他们最感兴趣的动画片。有的孩子做作业时,无意识地东张西望,心猿意马,摆摆这,触触那。有的甚至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很多父母向老师抱怨,孩子只需十分钟完成的作业却两个小时还完成不了。


●给孩子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

孩子的书桌上除了文具和书籍外,不应摆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抽屉柜子最好上锁,免得他随时都可能打开,在没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去清理抽屉,书桌前方除了张贴与学习有关的如地图、公式、拼音表格外,不应张贴其他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女孩的书桌上也不应置镜子,这会使她有时间顾影“自美”或“自怜”。更不能允许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


●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如果作业太多,可以分段完成。有的父母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在旁边“站岗”,这不是长久而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长期这样,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此外,孩子的注意力跟孩子情绪有很大关系,因此父母应该创造一个平和、安宁、温馨的学习环境。声音嘈杂的环境,杂乱无章的屋子,不正常的家庭生活,所有这一切都严重地影响着孩子注意力。同时,父母应该了解,能否集中注意力也与孩子的年龄有关。研究表明,注意力稳定的时间分别为:5~10岁孩子是20分钟,10~12岁孩子是25分钟,12岁以上孩子是30分钟。因此,如果想让10岁的孩子60分钟坐在那里去专注地完成作业几乎是不可能的。


● 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专心做好一件事。

常听有些父母说:“我的孩子做事效率低,做作业动作慢,一边写一边玩。”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在某一时间内做好一件事的能力。对于家庭作业父母要帮他们安排一下,做完一门功课可以允许休息一会儿,不要让孩子太疲劳。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动作慢,不允许孩子休息,还唠叨没完,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效果反而不好。


●对孩子讲话不要总是重复。

有些父母对孩子不放心,一件事总要反复讲几遍,这样孩子就习惯于一件事反复听好几遍。当老师只讲一遍时,他似乎没听见或没听清,这样漫不经心的听课常使得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的讲的内容,无法遵守老师的要求,自然也就谈不上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父母对孩子交待事情只讲一遍,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一种方法。


●训练孩子善于“听”的能力。

“听”是人们获得资讯、丰富知识的重要来源。会听讲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老师多半是以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父母可以通过听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听音乐、听小说,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听到的内容,从而培养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合理安排学习内容的顺序。

研究表明,开始学习的头几分钟,一般效率较低,随后上升,15分钟后达到顶点。根据这一规律,可建议孩子先做一些较为容易的作业,在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再做较复杂的作业,除此,还可使口头作业与书写作业相互交替。

專注的力量

在密西根州的卡拉马祖外缘,有位名叫比尔的人。

几年前,他在森林边买了一栋新房子。

比尔喜欢喂鸟,所以一搬入新居,马上就在后院架起喂食器。

但是那天太阳还没下山,松鼠就跑来了,在喂食器下窜来窜去,把鸟给吓跑了。

比尔知道得改善些什么,否则鸟儿以后就不敢靠近喂食器了。

一场人鼠大战就此展开。

比尔这人心地善良,不会做出伤天害鼠的事情,只要让松鼠远离喂食器,任何平和的方式他都会尝试。

他在支撑喂食器的柱子上涂油,但似乎不管用。

于是比尔找上当地的一家五金行,买了一台外型奇特的「防松鼠喂鸟器」。

喂鸟器外头包着一层金属网,标签上注明保证有效。

比尔就买回家,放在后院。

但是还没日落,松鼠又来了,照样在喂食器上下窜来窜去。比尔动气了。

第二天,他回五金行找老板算帐,要求全数退费。

「别气啦,」老板说。 「其实你买的时候,我该跟你说实话的,这世上根本没有喂食器防得了松鼠。」

比尔简直不敢相信,这老板是什么意思?人类有办法登上月球,透过卫星给远在天涯的人传递讯息,但是,这些最优秀、最聪明的科学家、工程师却发明不出一个喂鸟器,来对付脑袋只有豌豆点大的松鼠。

「没错!」老板说。

「为什么?」比尔还不死心。

老板回答:「请问一下,这两个礼拜以来,你每天大概花多少时间来赶走喂食器边的松鼠?」

比尔想了想,回答说:「一天大约十到十五分钟。」

「那你觉得松鼠一天要花多少时间来设法接近喂食器?」

答案是:几乎是松鼠醒着的每一刻;松鼠要花掉九成八的白天时间来觅食。

在动物王国中,没有别的动物像松鼠这样,松鼠把吃这件事看得比繁衍后代还重要,他们喜欢觅食胜过四处闲逛。正是这样的专注,让松鼠「必达使命」。

这故事的寓意是:专注与坚持总是胜过聪明才智。聪明过人、书读得多,不见得就会成功。

你的力量大小取决于你把心力集中在重要事件的专注程度。

如果你选对事来集中心力,而且时时努力,一定会有斐然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