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的活力從心開始:心有熱忱,就會活力。☆

生命充滿著熱情、積極、快樂與幸福。

☆ 我是幸運能量☆

成功的人都是非常認真努力過的人,但並不是每一個認真努力過的人都能成功。

夢想的力量

偉大的夢想,需要豐足的力量來達成。 豐足的力量,從心念開始。 運用心念的力量,讓夢想輕鬆達成。

淨化心靈工坊

一個孩子稱爲“家”的場地,一個讓成人找到“自我”的地方。

報章報導

心靈是否需要大掃除? 心靈又該如何清理呢?

過好每一天



每天醒來,想著「我要過好今天」,可以在禱告中向上蒼表示, 可以透過自我期許, 務必珍惜今天。

告訴自己,這是一個難得的日子 ,要好好表現生命,過得充實快樂。

我經常這麼想,所以樂觀。經常如此祝禱,所以有勇氣去面對新的嘗試,而滿足之情則帶來無盡的感恩。

我的樂觀是從虔誠的信念中得來的。不過,我還有幾個信條,是每天要去實踐的,那就是:


●記得稱讚一起工作的人。
●指正別人時,要先維護他的自尊。
●用心在所做的事上,盡力把它做到最好。
●想一想今天的表現是否與薪水相當。
●歡喜領受這一天,由衷感恩和知足。
●依自己的因緣安排生活,但不與別人比較。

一位年輕人來晤談,他工作不如意,感情陷入膠著,跟同事相處亦不得人和。我聆聽他的遭遇,順手拿起紙來記下:

有固定的工作已難能可貴;
跟父母一起住,有安居的地方;
同事七嘴八舌,那一定很有趣;
女朋友變心,就更有機會結識知心的人。

他說完了話,我把字條遞給他,他看後竟然笑了起來,說:「你認為我無病呻吟嗎?」

「不是,而是你忘了欣賞自己擁有的一天。你必須用自己的因緣過日子,在遭遇的情境中設法過得好,那才是生活。如果你等著一切都周全才會歡喜,那就很難得過好日子。」

「人不是在追求更多,充實生活資糧,力爭上游嗎?」

「人是在生活,而不是為了爭奪和占有;是自己怎麼生活,而不是你表現什麼給別人看。好好生活才是力爭上游,想博得別人的掌聲,只是生活的小丑,不是生活的贏家。」

「感情觸礁,她把我甩了,我怎麼高興得起來?」

「不是要你高興那令人不高興的事,但要你面對它,盡力讓自己過得好,稱讚自己撐得過這次挫折。」

他離開晤談室時,神情鎮定了許多,情緒也舒緩下來。

他帶著生澀的微笑說:「我今天才知道怎麼過好一天,原來生活就在遭遇之中,問題是我怎麼去看待它。」

文/鄭石岩

學會讓步,做個「飽滿穀穗」的人


一個人有才、有德是件好事,可是也要學會讓步。在自然界中,空心的穀穗高傲地舉頭向天,而飽滿的穀穗總低頭向地。在人際關係中也是如此,無知的人自以為是、目中無人,常常眼高於頂;而有智慧的人,總是謙虛禮讓。

法國哲學家愛羅西法古說:「如果你要得到敵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不要搶盡所有的風頭,這樣的話連朋友都會失去。對自己的成就輕描淡寫,以低姿態出現在人們面前。學會謙虛,學會低頭,才能永遠受到人們的歡迎。

在社會上,那些謙讓而豁達的人總能贏得更多的朋友。他們善於放下自己的架子,虔誠、恭敬地對待身邊的每個人。反之,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別人的人,什麼事都愛露一手,彷彿就自己行,對別人不屑一顧,他們總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唯我最大,捨我其誰。因此,只要涉及到利益重新分記或調整時,他都採取「當仁不讓」的態度,因而什麼都想佔,什麼都想貪,這樣的人到最後只會受到人們的鄙視。

正如希臘一位叫希爾泰的學者所說的:「傲慢始終與相常數量的愚蠢結伴而行,愚蠢總是在傲慢到來之時,準時出現。傲慢一現,謀事必敗。

人要學會讓步,一個人如果太突出,太優秀,讓多數人顯得平庸,本身就已很容易遭人暗算了。即使你不想得罪人,也會有人出於嫉妒而暗放冷箭的。如果再不謹言慎行,而是露才揚己,張揚行事,你不倒楣誰倒楣。因此如果你在某此一場合不收斂你的「才華」,太善於辭令,滔滔雄辯,你往往會面臨被恥笑的危險。

然而,對於那些有才能的人來說要想避免在職場中遭受挫折的命運,放下身段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個人喜歡擺架子的人只會使自己就業之路越走越窄,因為你講究「架子」,計較「得失」,就會給自己畫了一個小圓圈,限制了自己的手腳,而別人對你總是瞻前顧後、顧慮重重,最後別人會將目光投向他處。

所以,當你在工作上有特別表現而受到肯定時,千萬要記住一點:要學會一讓步,否則會給你的人際關係帶來障礙。當你取得成績時,要善於與人分享。即使是口頭上的感謝也是一種分享,而且你也可以擴大這種「分享」的對象,反正「禮多人不怪」!

總之,讓步既是一種境界,同時也是一種智慧。當獲得成就時還要感謝同事的協助,不要認為這都是自己的功勞。尤其要感謝上司,感謝他的提拔、指導、授權。如果實情也是如此,那麼你本該如此感謝。如果同事的協助有限,上司也不值得恭維,你的感謝也有必要,雖然顯得有點客套,但可以使你避免成為他人的箭靶。

我是幸運能量

世界上有幾種人?

生物學家說兩種: 男人和女人; 商人說兩種: 富人和窮人; 而普通人也說兩種: 幸運與不幸的人。那麼, 你屬於哪種人?

努力 ---- 你在努力, 我在努力, 大家都在努力。為什麼有人獲得成功, 有人卻依然失敗?
忙 ---- 你忙, 我忙, 大家都在忙。為什麼有人從忙碌中取得更大的收穫, 而有人只是白忙一場。
財富 ---- 你在追求, 他在追求, 大家都在追求。為什麼有的人成了富人, 而有些人依然如舊。
變 ---- 你在變, 他在變, 大家都在變。為什麼有人變得更好, 而有人的卻變不出什麼花樣。

為什麼有人總是那麼的幸運? 有人卻是不幸的?!

為什麼幸運時來我身邊, 時又不見踪影?!

淨化心靈工坊會 "我是幸運能量" 課程中告訴你! 報名詢問,請聯絡楊老師 0122155511 。



2012年12月科學假期營

許多家長或許瞭解到學習科學能夠幫助孩子建立科學素養,可是要如何才能讓孩子學好科學呢?

1。 要學會比較和討論

根據教育專家們的研究報告指出,孩子如果要把一個新的科學概念學好,就必需把他剛接觸這個新概念時所產生的原始想法,拿來和他從書本或動手實踐當中所蒐集到的資料做比較,然後與老師和在同學們之間討論這兩者不同的地方在那裡。

但是在一般的教室和教科書當中,是沒有機會讓孩子從事這樣子的分析或思考活動的。而且傳統的教育方式,並不鼓勵孩子們與別人合作,任意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資訊。


2。 耐心地教學和學習

學習科學是不能急, 因為孩子們需要花很多時間來探索(exploring),關察(making observations), 犯錯(taking wrong turns), 驗證(testing ideas), 反覆實驗(doing things over again), 質問(asking), 閱讀(reading), and 發現(discovering),而不僅僅是記下了科學的事實(memorizing scientific facts)。

由於科學是生活,也發生在生活中,如果能夠讓孩子親身體驗、從中了解,就會變成知識。

淨化心靈工坊在這個假期營中,採用Gigo Educational Materials 來讓孩子們親自動手體會“電”的原理,及了解“太陽能”。 從中探索(exploring),關察(making observations), 犯錯(taking wrong turns), 驗證(testing ideas), 反覆實驗(doing things over again), 質問(asking) 及發現(discovering)。

歡迎有興趣讓孩子參與者來電(012-2155511)詢問楊老師。

腦力開發假期營

日期: 2012年12月26日(星期二 9am ~ 5pm) 及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三 9am ~ 5pm)
地點: 淨化心靈工坊 33-1 Jalan Puteri 5/7 Bandar Puteri Puchong
人數: 只限 12 人
年齡: 8嵗 ~ 15嵗

獨一無二的你

除非我們能確實地喜歡,否則我們真的無法讓別人喜歡自己。那些懷恨、討厭每一件事物和鄙視周圍的人,會更加強烈地遭到周圍人群的厭棄。——戴爾‧卡耐基



五短必有一長,你是獨一無二的
把快樂寄托在別人身上,總難免會失望,這個世界誰最可靠?
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微笑

一種很簡單的方法,可以輕鬆的將問題有效解決,那就是微笑。配合觀想及肢體動作,建立各種資源,在實體與心理上都有很好的功能。

每天早上在浴室梳洗時為自己建立微笑,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不太愉快的事情,也可以在化妝室裡再行補強。



1.對著鏡子,放鬆站立。

2.以雙手交互清理能量,或雙手相互摩擦,進行身心淨化,準備調整自己的頻率。

3.回想最近一次愉快的事情,或想一個你最愛的人,看著鏡中的自己,嘴角向上展開微笑。

4.告訴自己:「我愛你」。

5.並將雙手交疊於心處。告訴自己:「我很棒」。

6.保持微笑,向鏡中的自己致敬,伸出右手豎起大拇指告訴他:「讚」。



「微笑」是上天給予人們的心靈傳遞的能力,建立它可以視為一種象徵性的動作,應用這些動作,讓自己快速啟動「微笑」的心錨狀態。

在職場或日常生活中,微笑會讓你成為受歡迎的人,人們往往會依據你的表情來決定對你的印象。如果你也能在職場中採用這樣的方式,必定也能成為受歡迎的人。

人都是希望別人用微笑來對待自己,而微笑確實能增加你的成功機會。在職場或生活中的一些小小改變,可能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知名的成功學者羅傑說過:力量是內發,不是外來的。自信是成功之祖,自信會增強才能,使精力加倍;有它的支持,必能增加力量,而微笑亦是如此。

不要預支明天的煩惱!☺



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院子裡的落葉。
在冷颼颼的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
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隨風飛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讓小和尚頭痛不已。
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有個和尚跟他說:
「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樹葉統統搖下來,後天就可以不用辛苦掃落葉了。」

小和尚覺得這真是個好辦法,
於是隔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的猛搖樹,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乾淨了。
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開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
院子裡如往日一樣是落葉滿地。
老和尚走了過來,意味深長的對小和尚說:
「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啊!」
小和尚終於明白了,
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
唯有認真的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哈里伯頓:「懷著憂愁上床,就是背負著包袱睡覺。」
親愛的,人生裡有93%的煩惱都不是必須的,
它們只存在於自我的想像中,往往不會出現。

許多人心裡潛藏著一隻名字叫做「煩惱」的小螞蟻,
常常放牠出來吃掉自己難得的快樂。

不用預支明天的煩惱,不用想早一步解決掉明天的煩惱。

明天如果有煩惱,你今天是無法解決的,
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課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課再說吧!



累积正面能量


提高心灵层次先累积你的正面能量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地方多用点心

•开朗的打招呼
•带着笑容过生活
•对身边的人多一点体谅的心
•对家人心怀感谢
•多赞美他人的优点
•维持良好的礼仪
•让自己的房间和周遭环境永远都干干净净
•全心投入眼前的事
•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


累积你的正面能量

这些随时可以做到的小事,
只要能持续下去,
你的正面能量就会渐渐累积,
一旦拥有足够的正面能量后,
幸运就会降临在你身上。
也许每个人对幸运的定义不同,
但一定会发生让「你」觉得幸运的事。
持续下去,就会拥有人人称羡的好运气。

能对身边小事情感到喜悦的人,
一定会遇到真正值得高兴的大事。

提高心灵层次的条件人人公平、相同,
任何人都能轻易办到。

只要稍微转换生活态度,累积正面能量,
你的生活绝对会变得更好。

如果你认为那些总是拥有好运的人,
从没有做过任何努力,
你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只要把身边的小事做好,
就算是做了充分的努力。
但这对早已习惯成自然的人来说,
却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在不知不觉中,
刚好把握住时机而已。

世界是你的镜子

外界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由你内在世界所诱发的。

你警觉到的事,你都可以控制,你未曾觉察的事,却会控制你。

如果你感觉恶劣,那是因为你的内在有未解决的情绪问题,你不该怪罪于你的丈夫,妻子,老板或任何人,你的内心显然有一些困扰要解决,你首先要停止责难别人或环境,你必须走入内心而非向外求,并找出负向情绪的根源,你自己必须改变而非别人要改变,记住,外在世界只不过是反映内在的一面镜子。

同样地,如果某人对你态度很差,他们也只是在对他们内心未解决的情绪问题作反应罢了,他们投射在你身上的影像乃是基于他们过去的经验,所以当你了解了这个机制,你就不须觉得不舒服,若你为此感到煎熬,表示你本身也有尚未解决的问题。

如果别人让你感觉不佳,那是因为你让自己感觉不佳,所以不要认同你的种种感觉,觉察情绪是由你体内所启动的,但记住永远要接纳自己及爱自己。

★快乐是一种抉择★

如果你想要的是快乐,那么现在就开始作个快乐的人,抛开你所有的悲惨和痛苦,不管怎样,现在就选择快乐。

如果你处在这种状态中,并以这样的态度接触事物,将会吸引更多令你快乐的事,而拥有你想要的一切。

注意,态度远比事实更重要,因为态度可以影响生命。

★观想它直到你成为它★

要达到所有你想达到的状态,关键就在于你开始觉得你已经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了.要想让自己的渴望成真,你必须具体地观想出那份感觉,你必须以所有的感官具体地感觉出那个结果,并创造出一道电磁波来诱发参与同谋的灵魂共同展开行动,吸引你想要的事物到你身边来。

这是永恒的真相:到目前为止,你生命里的每一件事都是由你创造,受你吸引,被你塑造出来的,而所有的创造都有相同的目的:治疗自己,增长体验,及建立信念,你的确可以依照自己渴求的模样塑造出未来的命运。

注意,如果你得不到你想要的,这意味着你的意识与潜意识并不一致,例如你想要财富,但你的潜意识认为你不配获得财富,则你必须先去除掉潜意识的悲观想法。

你只有二条路可以走,你是想有意识地创造或是无意识地创造?无论是在昏迷或觉醒中,你都在创造,你是想被旧程式操控,或是想成为清醒的命运创造者?选择全在于你。

发生在你生命中的任何事,都是你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或选择成为怎样的人的欲望,抉择,想法和观念的显化。

★专注于美好的事物★

你对别人的负面感觉恰恰反映了对自己的负面感觉,任何一个对别人的负面感觉都让你经历了自己未解决或压抑的情绪,其实任何情况都是你创造出来的,都是为了治疗你自己而创造的。

此刻你无法快乐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你把焦点集中在你未拥有的事物上,我们在不需要付出注意的地方浪费了过多的能量,如果专注在生活里的悲哀与不幸,我们就会悲哀与不幸,如果你只注意自己被剥削的感觉,你就会被剥削,因为你的想法及感受会创造出那个磁场来。

所以我们必须将焦点放在能给生活带来和谐平静爱与幸福的事物上,我们需要学习检讨想法及反省自己,把焦点摆在享受生活,感恩,及造物主的爱之上,如此可以消除负面情绪,而容许自己有更多活力及生命力,因此而更关心别人及更接纳别人。

我们必须活在当下,花时间讨论以往生活中未解决的负面议题,就是在剥削你目前的生活,当下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刻,在当下就应该感觉快乐与欢欣,若你不再以未拥有的一切为重心,你就可以享受幸福。

~ 摘自”学会情绪平衡的方法”(方智出版社)

展翅高飛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一個快樂又美好的人生,所以費盡心思,滿足孩子的每一樣需求。可是父母們或許沒想過即使把每一樣孩子喜歡的都帶到孩子的面前,其實未必會為孩子帶來美好的將來;因爲每一個人的美好將來不是坐享其成,而需要積極及正確的思想。

從事教導孩子多年後,我發現教導孩子成爲一個懂得照顧自己的人是每一個孩子的首要學習,懂得照顧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有著不放棄自己的思維,將來才有能力展翅高飛,創造自己的未來。

。。。。。。。。。。。。。。。。。。。。。。。。。。。。。。。

有一個鄉下老人在山裡打柴時,拾到一隻很小的樣子怪怪的鳥,就把這只怪鳥帶回家給小孫子玩耍。

老人的小孫子將怪鳥放在小雞群裡,讓母雞養育著。後來發現那只怪鳥竟是一隻鷹,人們擔心鷹再長大一些會吃雞。

然而人們的擔心是多餘的,那只鷹始終和雞相處得很和睦。

時間久了,村裡的人們對於這種鷹雞同處的狀況越來越看不慣,如果哪家丟了雞,首先便會懷疑被它吃掉了。

越來越不滿的人們一致強烈要求:要麼殺了那只鷹;要麼將它放生,讓它永遠也別回來。

這一家人卻捨不得殺它,於是決定將鷹放走,讓它回歸大自然。

他們把鷹帶到村外的田野上,過不了幾天那只鷹又飛回來了,他們驅趕它不讓它進家門,甚至將它「打」得遍體鱗傷,許多辦法試過了都不奏效。

最後他們終於明白:原來鷹是眷戀它從小長大的家園。

後來村裡的一位老人說:「把鷹交給我吧,我會讓它重返藍天,永遠不再回來。」

老人將鷹帶到附近一個最陡峭的懸崖絕壁旁,然後將鷹狠狠地向懸崖下的深澗扔去,如扔一塊石頭。

那只鷹開始也如石頭般向下墜去,然而快要到澗底時,它只輕輕展開雙翅就穩穩托住了身體,開始緩緩滑翔,然後它只輕輕拍了拍翅膀,就飛向蔚藍的天空。

它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漸漸變成了一個小黑點,飛出了人們的視野。


。。。。。。。。。。。。。。。。。。。。。。。。。。。。。。。

讓孩子過得太舒適有時反而削減了孩子應對困難的能力,畢竟每個人何嘗不是猶如那只鷹一樣,總是對現有的東西不忍放棄,對舒適平穩的生活戀戀不捨呢。

一個人要想使自己的人生有所造就,就必須懂得在關鍵時刻把自己帶到人生的懸崖,給自己一片懸崖其實就是給自己一片蔚藍的天空啊。



提升幸运能力


提升幸运能力的方法其实很简单

运势差或不如意时,
其实是上天要你从中学习而安排的。
只要懂得这个道理,
就会对自己经历的事都怀抱感谢之意。
当你知道每天都有为自己量身订作的事等着发生,
就会对每一天都兴致勃勃,充满期待。
讨厌的事也就不会影响你的情绪。然后,
你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等待完成。
生活中任何事都可能是你发现使命的契机……


希望幸运降临,就先提高心灵层次

提高心灵层次后,任何人都能轻松变成
•做什么都会成功的人
•总是能掌握好时机的人
•运气好的人
•事事顺利的人
•不用刻意费心就能达到目的的人
•人缘好的人
•和麻烦永远没有交集的人
•看起来总是没烦恼的人

不需要努力改变,谁都能变成这样的人

心念美丽,就有魅力

在《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这本书中,有一段苏格拉底对奥运体操选手丹米尔曼说的话,很有意思。

他说:「你要先净化你的身体,把你脑中多余的垃圾丢掉,敞开心胸的接纳你心中真正的声音和感觉。

是啊!我们的身心不够健康快乐,是因为吃进去的食物和心中所想的不够正面、乐观,致使自己的人生活得不够美丽。

小明每天出门上班,就愁眉苦脸,宛如参加丧礼般,工作时抱怨连连,吃个饭又嫌东嫌西,领到薪水也没有欢喜。然与小明同事的小喜,每天一起床,就哼着歌,微笑如阳光般璨烂,出门上班如参加派对般期待,吃饭时以一颗充满感恩的心,天天都是新奇、快乐的一天;她想,既然都是要过一天,那么,就要让自己过着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一天。

人想要过得快乐、活出美丽,必定在生活上有所改变和不同,若是吃太多垃圾食物,身体如何能够呈现健康、美丽的一面;内心若有太多垃圾思想,心灵又如何能够展现活力、向前迈进。就如苏格拉底对丹米尔曼所说的话一样,想要活出美丽,必先净化自己的身体和思想。

同样是人,同样的环境,有人活出自己的快乐,有人却陷入悲观的世界中。这正是在告诉我们,随着心境的不同,世界也就不同;想要拥有美丽的世界,就要先让自己保有美丽的心境。

想法创造了自己及世界

检视自己的想法,你会发现,你是自己生命、环境、未来的创造者。

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会造成我们变成什么样的人,似乎有愈来愈多的人及文章提出类似的说法及看法。不知您意下如何!

生命中有美好也有不如人意的事情发生,某些人习惯收寻美好的一面,且以正面的方式解读,他/她似乎让人感到快乐、充满活力、不知忧伤为何物;另外 有一些人总是收集别人的缺点,且以负面的方式解读讯息,你会感到他/她的言词愤世嫉俗、表情哀怨、情绪是不快乐的,此时,你可以想像当一个人生气指责他人 时,脸上所显露出的表情。

所以,您看世界、事情的角度,显露出您的内在心理状态,也许您有听过佛印与苏东坡的故事,佛印把苏东坡当作『佛』,苏东坡视佛印 为『大便』,您在心理可能会有会心的一笑。一个人内心的状态反映出他/她看待别人与世界的方式。

很多人总以为别人要为我的生命负责,对我而言,生命不管好或坏,个人对自己的生命需要负完全的责任,这是认识自己很重要的第一步,也开始承担自己需要面对的一切,你会变得愈来愈有勇气。

因为没有任何人、事、物有能力困住我们,因为自己是心灵内唯一的创作者与思考者,是我们自己创造了一切经验与现实。当您了解这一点,你已经开始掌握自己生命的钥匙,且是唯一有能力改变自己生命的人。

若您发现您被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困住了,我想那些发生过的事对您而言都是真实的,不要让自己继续扮演受害者。若抱持着『人人都想伤害我』的信念,不 妨重新告诉自己『人人都很乐意帮助我』的信念,由负面想法转换成正面想法,我想每个人的生命经验将会改变,且变成生活中真实的际遇。

培養孩子的情商

最近中心來了一個負面思維的孩子,凡是我建議及推薦他的,他都會有一番理由來推翻我給于他的建議。在家裏亦如此,凡是母親所給以的作業,他都有一番理由來推翻,耗盡所有力氣,為的是不想要跟隨他人的建議。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發現凡是他不擅長的,他都用負面的思維來看待,咋看之下,很多任務,他都做不好,雖然他有著不錯的智商。

想要學習好,並非需要智力超常,而是較高的情商。

情商較高的孩子:

① 都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把學習當作自己的事情認真對待;
② 有很強的上進心,把學習當作充滿樂趣的事情去做;
③ 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基本不需要家長去提醒督促。

而有些孩子頭腦聰明過人,但是學習成績平平,甚至處於落後的狀態,原因就在於他們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把學習當作沉重的負擔,當作痛苦的事情,被動地應付。 從表面上看這是學習上的問題,其實根源在於情商的缺乏,健康人格的缺失。

好比之前描述的孩子,就因爲缺乏情商,除了吃、喝、玩、樂,凡事都看成痛苦的,所以就會非常有主見的推翻所有父母給于關於學習的建議。


什麽是情商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性格的偉大。這一點往往超出人們通常的認為。”

眾所周知,影響兒童成長及成熟的兩大心理因素是

① 智力因素和
② 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是一個智能操作系統,它是兒童在生活中解決各種問題時進行感知、注意、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言語活動能力的總和。

而非智力因素是一個動力系統,它在兒童活動中起著定向、引導、維持、強化等作用。它包括需要、慾望、動機、興趣、情緒和情感、意志、自信心、性格、氣質、習慣等。 由此看來,“情商”涵蓋了非智力因素中的大部分要素。

從以上的例子,不難發現代社會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僅僅局限於智力,最重要的反而是情商教育,它是良好的道德品質,是樂觀積極的品性,是為人處理的態度,所以父母要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給孩子的高情商加油助力。


孩子低情商的三種典型表現

1、頑固

有些孩子較為頑固,對他人的意見往往聽不進去,不會輕易採納別人的建議。就算別人說的是對的,自己是錯的,也要堅持到底,不能根據事實和利益進行判斷,容易因小失大。

2、抱怨

抱怨是一種消極心態的象徵,不去深入地觀察現實,不去為改變現實做積極的思考,而是一味地怨天尤人,是弱者不明智的選擇。

這一情緒表面看起來似乎是人之常情,但是事事抱怨、經常抱怨,就需要從自身來反省了。

父母平時也要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他人他事。


3、 任性

任性的人總是寧願付出很大的代價,也不願意委屈自己一點點。 這是因為他們的自尊心過於脆弱了。

這樣的人不能委曲求全、顧全大局,常常因為“小不忍”而“亂大謀”。他們因為缺乏彈性,很難在復雜的得失中做出明確的判斷。因為缺乏自製力,常常遭受不必要的打擊進而受到重創。


是誰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情商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過後天的有意培養和教育來逐步發展的。一個孩子的成長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因素,這一過程起自於母體內,同時也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作為指引者和扶持者,對孩子的影響力是十分深遠的。

孩子自出生後,對信息的吸收來源就是父母及家庭環境。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與其朝夕相處,對孩子十分了解,知道如何引發孩子的興趣,如何鼓勵他,並理解孩子的感受和行為。父母可以從最佳的角度給孩子建立一個和諧、良好的教育環境,這是任何老師和教育機構都替代不了的。


一個樂觀自信的孩子是不怕失敗的,是活躍並有創造力的,是具有獲取成功和幸福的能力的。



培養情商的重要性

從某種意義上講,情商甚至比智商更重要,隨著未來社會的多元化和融合度日益提高,較高的情商將有助於一個人獲得成功。現在大多數家長過多地重視孩子的智商發展,而忽略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其實早期的情商教育尤為重要,也就是心理上的一種塑造,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性格孤僻、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對挫折;急躁、固執、自負,情緒不穩定,那麼他智商再高,也很難取得成就。

而情商應該從小培養。反之情商高的孩子會有很好的自我認知,積極探索,從探索中建立自信心,對自我情緒的控制,抗挫折能力,喜歡與人交往,願意分享、合作,為日後成功做準備。

嬰幼兒早期情商的發展與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密切關聯,父母的教養方式又與父母是怎樣正確辨識自己孩子的自身氣質有關聯,只有正確建立親子依戀關係才能正確辨識自己孩子的自身氣質。


如何培養情商

既然情商在人生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麼培養孩子的情商呢?我想,應該把握以下幾點原則。

1、嚴格而不苛刻

我們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少孩子之所以不把家長的話當回事,主要是因為一開始對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而孩子卻討價還價時,我們一時心慈手軟,做出了退讓。所以要讓孩子從小形成規則意識,就要嚴格要求,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

2、寬容而不縱容

孩子是在不斷地犯錯糾錯的過程中成長的,面對孩子的錯誤,如果我們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或懲罰,就會使孩子變得畏首畏尾,缺乏自信;如果視而不見,不加理會,有可能會讓孩子分不清是非,錯上加錯,問題更加嚴重。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理解、寬容和接納孩子的錯誤,把它當作一次難得的教育孩子、促進孩子成長進步的機會。

3、鼓勵​​而不包辦

當孩子遇到困難或挫折時,許多父母就會馬上伸出援手,幫助孩子解決。表面上看您是在關心幫助孩子,殊不知,這樣做的結果是讓孩子一次次失去了鍛煉成長的機會,最終變得懦弱無能。我們應該學會保持冷靜,退後一步,鼓勵孩子自己去面對。

4、關愛而不溺愛

溫室裡培育出的花經受不了風吹雨打,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懦弱無能。這樣的孩子嬌驕二氣十足,要么遇事六神無主,沒有絲毫的生活能力,要么自私霸道,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考慮他人的感受。

5、尊重而不放縱

當父母與孩子約定玩樂的時間超時時,不應該在讓孩子繼續下去,而要馬上制止,這樣大家才會互相尊重,而因此孩子才不會被父母放縱。

心念的力量

《秘密》一書出版後,在坊間吹起正視心的神奇力量旋風,美國哈佛大學曾對此進行過一項實驗,證實了心態的魔力。

老師對第一組學生說:「你們太幸運了,因為你們將跟一群天才老鼠在一起。這群聰明的老鼠將很快地通過迷陣抵達終點,然後吃許多乾酪,所以你們必須準備很多乾酪放在終點。」

對第二組學生說:「你們將跟一群普通的老鼠在一起,這群平庸的老鼠最後還是會通過迷陣抵達終點,然後吃一些乾酪。因為他們智能平平,所以期望不要太高。」

最後,他對第三組學生說: 「很抱歉,你們將跟一群笨老鼠在一起,這群笨老鼠的表現會很差,不太可能通過迷陣抵達終點,因此你們根本不用準備乾酪。」

六個星期後,實驗結果出來了,天才老鼠很快地通過迷陣,抵達終點;普通老鼠也到達終點,不過速度很慢;而愚笨的老鼠,只有一隻通過迷陣抵達終點。

有趣的是: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天才老鼠和笨老鼠,他們都是同一窩普通的老鼠,這些老鼠之所以表現有天壤之別,完全是因為實驗的學生受了羅伯特博士的影響,對老鼠採用不同態度所產生的結果。

此實驗證明了態度的神奇力量:對別人友善,相信別人、給人信心和鼓勵,就可以對他人產生良好的影響。其實,對自己也是如此。

改變命運的方法

命運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一生遭遇許多折磨辛勞,有的人卻是平步青雲,有的人樂天知命,有的人則哀嘆命苦。

你會埋怨老天爺捉弄命運嗎?

其實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只要懂得轉彎,官場失意的才子,也可以成為一代文豪;落魄的店小二,也能成為企業家。

那麼命運又如何改變?改變命運有什麼方法呢?

第一、改變觀念

觀念決定我們的行為,行為造就我們的命運。命運都是自己造作的,要有好的命運先要有好的觀念,如果對世間充滿了瞋恨,清涼的佛土也會變成火宅;懷抱愛心對待世上一切,生活快樂,污穢的娑婆就是美麗的淨土。因此,除去邪惡、不正確的觀念,建立正知正見,化自暴自棄為積極向上的力量,好運就會跟著來。

第二、改變態度

同樣的際遇,各人處世態度不同,其結果也大不相同。慳貪的人只會中飽私囊,喜捨的人總想廣濟社會;瞋恨嫉妒心重的人,整天心情鬱怒,心胸開闊的人,天天歡喜自在;厭世隱遁者只想獨善其身,熱愛家國者則積極服務鄉梓。每個人面對世間的態度不同,交友的廣狹不同,影響的層面也會不一樣。

第三、改變習慣

惡習蠶食我們的生命,毀滅我們的幸福;壞習慣一旦養成,不但影響終生,後患無窮,並且累劫遺害不盡。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想改都很難,不過,也有肯堅定決心者,扭轉了多年弊習,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譬如常常惡口罵人,沒有人緣,若能改變,多說好話,常讚歎人,人緣就會跟著變好了。

第四、改變人格

現在醫學發達,得了心髒病換個心臟,仍然如生龍活虎般充滿活力。我們的肉團心壞了,固然要動手術換掉,智慧妙心壞了更應該改換,把壞心換成好心,把噁心換成善心,把邪心換成正心;將難改的性格修正,把暴躁的脾氣改成柔和,把孤僻的性情改成隨緣,命運一定隨之改觀。
上天沒有能力把我們變成聖賢,上天也不能使我們成為販夫走卒,成聖希賢都要靠自己去完成,所謂「沒有天生的釋迦」,只要我們努力向善向上,好的命運是可期的。如何改變命運,有四點意見:

人人都有命運,而命運又受到種種力量的控制,我們如何擺脫命運的控制,開創自己的人生呢?
第一、改變觀念,
第二、改變態度,
第三、改變習慣,
第四、改變人格。

你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人際關係

1.史丹福研究中心:你賺的錢
☆ 12.5%​​來自知識,
☆ 87.5%來自關係。

2.國際羅勃‧海扶公司:員工離職,
☆ 34%因為成績未被認同或讚揚,
☆ 29%因低薪,
☆ 13%職權混淆,
☆ 8%人事衝突。

3.行為研究:成功
☆ 20%來自智商,
☆ 80%來自其他因素,主要是情感智慧(EQ)。

4.被解僱的員工,
☆ 95%是因人際關係差勁,
☆ 5%因技術能力低落。

人際關係名言
☆ 羅斯福說:成功公式中,最重要的一項因素是與人相處。
☆ 洛克斐勒說:我付高薪給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遠超日光之下任何其他能力。
☆ 保羅蓋帝說:一個主管,不管他擁有多少知識,如果他不能帶動人完成使命,他是毫無價值。

良好人際關係的七項紅利
1.人脈網路成為你很有價值的資源。
2.你有機會成為優秀的領袖,人們樂意協助你。
3.你能把智慧、精力集中在創造性的建設。
4.憂煩緊張的人際關係常把情感力量消耗淨盡。
5.你對自己較有自信,自我形像較佳。
6.與你同事的人生產力較高。
7.你會是快樂的人,心理比較健康。
8.你擁有較佳成功機會。

你跟自己的關係,如何影響你跟別人的關係:
☆ 看別人驕傲其實是自己自卑
☆ 懷疑別人排斥其實是不能接納自己
☆ 論斷別人其實是缺乏自我肯定
☆ 玩弄別人感情其實是自己情感受過傷害
☆ 喜歡糾正別人其實是掩飾自己弱點
☆ 看別人霸道;其實是自己懼怕權威
☆ 諂媚討好別人其實是缺乏自信

贏家與輸家的差異
觀點輸家贏家
看周圍的人是競爭者是幫助者
看敵人是一種威脅是一種考驗
看上司是討厭的工頭是可敬的教練
看對手是摩擦的來源是靈感的來源
看異己份子是一種對立是一種差異
看抱怨者是問題人物是有特別需要的人
看父母是上一代的古董是這一代的導師
看僱工是公司賺錢的機器是公司的家庭成員

控制命運的力量是什麼?

每一人都有不同於別人的人生境遇,有時候看到別人的飛黃騰達,想想自己的不如意,就慨嘆起:“時也、運也、命也。”感傷自己低落的命運,更甚者就怨天尤人,埋怨老天爺捉弄命運。

其實我們的命運並不是別人所能控制的,控制我們命運的力量究竟是什麼呢?

那就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又如何控制自己的命運呢?

1、習慣控制命運

煩惱難斷,而去除習氣更難。壞的習慣不但使我們終生受患無窮,並且累劫遺書不盡。習慣會左右我們的一生,習慣成自然,就變成深蒂固的習氣。

譬如一個人脾氣暴躁,惡口罵人,習以為常,沒有人緣,做事也就得不到幫助,成功的希望自然減少了。

有的人養成吃喝嫖賭的惡習,傾家蕩產、妻離子散,把幸福的人生斷送在自己的手中。

更有一些人招搖撞騙,棄信背義,結果雖然騙得一時的享受,但是卻把自己孤絕於眾人之外,讓大家對他失去了信心。

2、迷信控制命運

在我們的感覺裡,“迷信”好像是東方的產物,其實西方也有他們的迷信。西方流行一種風氣,如果今天是十三日,又是星期五的話,最好不要出門做事,因為十三不吉利,星期五是黑色的星期五,本來有一筆好生意要交涉,由於迷信怕觸霉頭,而失去了大好機會,自白錯失了寶貴的機會。

說起避諱的迷信,在我們的社會更是多見。譬如蓋房子建高樓,不能有四樓,因為“四”和“死”同音,住起來人畜不安,必有凶煞。出外住旅館,避免住“九”號房,因為“九”容易聯想及死翹翹。

迷信影響我們生活方面,更是深遠。有的人做什麼事都要看日期才放心,其實這又有多少值得信憑的呢?

有些人的婚姻也看過日期,千挑百選的黃道吉日,不也離婚了嗎?

孩子生下來,要找個算命先生算算命有多重?總要個前面背金、後面背銀才放心。

有的人過年掃地不能往外掃,而要朝里面掃,因為深怕把錢財掃出去了。

迷信的行為,如同一片烏雲,使我們的人生,蒙上了一層陰影,無法見到自性的光明。這許多禁忌迷信,影響我們命運之巨可見一斑。

3、情念控制命運

佛經上說:情不重則不生娑婆,有的人掙扎得出名利的枷鎖,但是卻擺脫不了情感的糾纏;或者對家族的親情,或者對朋友的友情,或者對男女的愛情執著放不下,活在痛苦的泥沼裡。要免除感情的束縛,必須持有正向的心念,懷抱豁達的胸襟,才不為感情所駕馭。

4、權力控制命運

權力也是控制我們命運的要素之一,人們往往有了錢財之後,更汲汲於權力的追求,所謂有錢有勢,如虎添翼,但是權力欲容易腐朽我們純真的本性,有多少人在叱三喝四的威勢中,丟失了那寶貴的家珍;有的人飽嚐了權力的滋味之後,卻無法品茗人生的本味。權力影響我們人生的力量,不可說不巨大。

5、行為造作控制命運

控制我們命運的最大力量為行為造作。行為造作:包括口中所說、心裡所想、身體所做的種種造作。

有一句話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行為造作可分為善種子與惡種子,我們自己種了善或惡的種子,時機成熟了,一定要面對結果。行為造作雖然能夠控制我們的命運,但是控製播種的力量的卻在於我們自己,如果能夠改善自己的生活,正向的思維,正向的話語,廣植善根,我們的命運必定是光明平坦的。

人為什麼有命運?

人一生的境遇,往往由於​​各種的因素而改變命運。

有的人由於一個人而改變命運;有的人為了一塊錢而生命改觀,有的人由於一件事而走出截然不同的人生,甚至為了一句話、一個念頭,使人生有天壤之別的變化。轉變人生的這些因素,本身雖然至為細微,但是影響力卻非常巨大,好比將一枚小砂石投擲江海中,砂石雖小,卻能震動整個江面,泛起陣陣璉漪。

為一個人而改變了一生。
明朝的吳三桂,由於美麗的姬妾陳圓圓被闖賊李自成所擄,衝冠一怒為紅顏,憤然引清兵入關,雖然擊潰了闖賊,奪回佳人,但是他個人在歷史上,卻背負了危害國家民族的罪名,不但影響了他自己的命運,也改寫了中國的歷史。

為一塊錢而改變了一生。
為了一塊錢,也會改變我們的命運。美國的汽車大王福特先生,年輕時離家創業,父親給了他一塊錢,他以這一塊錢為資本,發憤圖強,終於開創了福特汽車公司,聞名於國際,寫下他自己的歷史。

抗戰期間,有一位年輕戰士趕赴沙場的途中,救了一位想要跳河自盡的婦人,婦人被救上岸之後,不但沒有感謝青年,並且責怪青年害她生不如死,在青年一再的詢問之下,婦人才傷心欲絕地道出自盡的原因:原來她的丈夫遭人陷害鋃鐺入獄,家中留下年邁多病的高堂,以及三個嗷嗷待哺的稚子需要侍奉撫養,奈何家徒四壁,貧無立錐,只好將僅有的衣物典當得一塊銀元,以治療母親的陳年病疾,那知屋漏偏逢連夜雨,奸詐的商人卻以假的銀元欺騙她,在這種斷絕生路之下,只好一死以求了斷。

青年聽了之後,油然升起側隱之心,就對婦人說:“您的遭遇太值得同情了,我這裡有一塊銀元,請您拿回去安頓家人,為了免得再危害他人,請您把假的銀元給我吧!”

青年拿了假銀元,不經意地隨手往身上口袋一放,就出征去了。在一次激烈的戰爭中,槍林彈雨之下,一顆子彈朝青年的胸膛射來,正巧打在放著假銀元的部位,假銀元凹陷了下去,卻救了青年的一命,青年於是拍手讚歎說:“太值得了!這一塊錢真是千金難換啊!”

青年由於一念之善,以一塊銀元救了婦人一家人,也為自己掙回後半的人生。

為一件事而改變了一生。
除了一個人、一塊錢,足以扭轉乾坤改變命運之外,一件事也會改變人類的命運。愛迪生髮明了電燈,不僅使他個人成為全球各國尊敬的發明家,並且世界人類也因此而得到光明,免除黑暗的恐懼與不便。諾貝爾發明了火藥,為一些野心人士惡意使用,為人類帶來多少的浩劫災害?但是諾貝爾獎金又對世界文明的進步、文化的推展,提供了多少的助益?類似的一件事也往往具有無比的力量,影響我們的禍福榮辱。

古來的大德因為一件事而人生改觀的,不乏其例。譬如六祖慧能為了舂米而去除了障蔽自性的糟糠,香嚴智閒為了鋤田而犁出了一片的光風霽月;多少的禪師由於花開花謝而參透禪機,多少的釋子因為日出月現而了然於心,多少的雲水僧看到青山清溪而滅卻心火。在人的一生之中,對於某一件事,如果能夠用心留意,人生可能因此而別有一番境地。

為一句話而改變了一生。
唐代的丹霞禪師本來要進京趕考,途中遇見一位出家人對他說:“你要去考官,求取世間的榮華富貴,倒不如去參加選佛,成就出世間的解脫。”他一聽,當下改變了主意,到寺院出家參禪,終於成為一代高僧。一句話如同一記棍棒,敲醒了他的富貴夢,拓展了另外一片更寬廣的人生。

有人問趙州禪師: “將來宇宙毀滅的時候,這個身體還存在不存在?”禪師不經意地回答說:“隨他去。”事後覺得如此的回答未必圓滿。當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吹三禪的時候,我們這具身軀還有嗎?為了這一句“隨他去”,雖然趙州已是八十歲的老翁,卻也穿起芒鞋,跋涉千山萬水,訪道尋師研究這個問題,留下了“一句隨他語,千山走衲僧。”的美談。

為一個念頭而改變了一生。為了一個人、一塊錢、一件事、一句話會改變命運,一個念頭也會使我們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這一念可能是聖賢,也可能是愚夫,這一念上窮碧落下黃泉,百界千如無所不遍,因此如何攝心正念是不容怠忽的工夫。 (星雲法師講述)

人的一切命運都由心念而生,也由心念而滅

念轉運就轉


天底下沒有壞運氣這檔事,
只有壞了心念這回事。
起個好念頭,好運在裡頭;
運氣的好壞,有時只需要一個念頭的轉變。
用好心灌溉,幸福好結果。
當你飢餓時獲得了半顆饅頭,
您的頭法是「怎麼只有半個.....」
還是,「真好,還有半個。」


命運這個話題伴隨著人的出生而存在一世,有時候遇到人生的挫折,我們可能在哀怨命運的不公,說自己命不好。

但究竟命運是什麼呢?是所謂的“迷信”嗎?我們做為一個平凡的人能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你知道答案嗎?

为什么有的人快乐,有的人悲伤?为什么有的人愉悦又富有,有的人却痛苦又贫穷?为什么有的人永远摆脱不了恐惧和焦虑的纠缠,而有的人却始终能够对生活满怀信心?为什么有的人能在美丽奢华的家里安然度日,而另外一些人却不得不在拥挤的贫民窟里挣扎一生?

为什么有的人成就卓著,而另外一些人却终生落魄?为什么有的人说起话来叫人心服口服且备受欢迎,而另外一些人却言辞乏味又令人厌恶?为什么有的人在专业领域堪称权威,而另外一些人却终其一生也学不会一技之长?

为什么有的人在罹患“绝症”后还能重获新生,而另外一些人却因为一点小病就一命呜呼?为什么有的人明明善良温和,拥有纯粹的信仰,却得不停地为生活的苦难所折磨?为什么有的人道德败坏而且内心空洞浮浅,却能够享受荣华富贵并长命百岁?为什么有的人能够享受甜蜜的爱情,而另外一些人却只能在孤独抑郁中咀嚼遭人拒绝的痛苦?

现在,你能猜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是的,所有的疑问都指向同一个答案:你的想法。

夢想的力量



人,因有夢想而偉大。 ~ 尼采

每個人在小時候,寫作文課時一定都寫過,“我的夢想”,你還記得你寫得是什麼嗎? 科學家?老師?警察?

每個人,心中都有夢想。 有的人有著偉大的人生夢想,像30嵗李宗偉,從一個普通小男生,到成爲世界排名第一的羽球手; 已經36嵗保羅帕茲Paul Potts,長相毫不起眼的英國手機銷售員,轉眼成了歌劇英雄....。

有的人有著生活小夢,在工作以外,找尋生命的平衡點。 就好比醫生李永業,撰寫生活專欄、寫作, 著作有《生命沒有如果》、《醫院,我的烏托邦》....。

他們為了讓夢想成真,有計畫、有系統、有紀律的實踐。 夢想的價值在於實踐的過程。不要害怕去設定夢想,不要害怕做不到,也不要害怕做了有什麼後果。

逐夢才會踏實,人如果沒有夢想,會過著怎麽樣的生活呢?

不過,像他們這樣努力圓夢的人並不多。根據美國最新調查顯示,只有15%的人有達成夢想的步驟。換言之,85%的人都只是在「做夢」。

如何發掘夢想的力量呢?

如何讓自己訂出目標,掌握時守則離夢想更近呢?

你的夢想是什麽?....... 有些人要想一想,甚至還答不上來。

或者,換個方式問,你心裡有什麼渴望?

對生命沒有渴望,沒有夢想的人,可能晚上一到,就習慣坐到電視機旁,或呼朋引伴去唱KTV、毫無節制的刷卡購物,打發時間,同時,也打發掉自己的生命。

這樣的人生,就像是《聖經》上所羅門王所說的:「人的一生不過七、八十,但其中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如果不甘如此,從現在開始,請發掘心裡的渴望,找出你的夢想吧。



作家鄭石岩

鄭石岩的家裡貧窮,小學畢業時,隔壁村莊一位好心的親戚跟母親說:"你的小孩,我幫你介紹去某個人家放牛吧,有三餐,一年還有100斤的穀子。"鄭石岩靜靜在一旁聽,沒有激動的反應,只是默默想:"我真的要去放牛了……"當然,有幾分心酸。可是,親戚才一走開,媽媽對他說:"我要讓你唸初中,你應該去唸書。""我當時不知道媽媽到底有多少錢給我讀書。第一年的學費大概就用完了她的錢。第二年開學時,家裡就沒錢了。我當時跟媽媽說:'沒關係,我去學當木匠,可以賺一點錢。'"

當木工學徒的第三天,正逢學校開學。母親說:"老師對你那麼好,你應該去給老師一個交代,告訴他:你不是不念書,而是因為繳不起學費而停學。做人,就是要這樣。"鄭石岩騎了腳踏車往學校去,老師給了他一句話:"我想你一定可以當一個很好的木工。"可是,就在第二天,班上一個同學叫鄭石岩到學校一趟,老師對他說:"回去告訴媽媽,學校同意你分期付款,有多少就繳多少。"母親就這麼欠還繳了四百多元(台幣),那在當時可是個大負擔。做生意,賺學費。

初中畢業時,鄭石岩並沒有打算考高中,他心想:能唸到初中已經很好了。因為老師之前對他的肯定,他念念不忘回去當木匠學徒。在老師的鼓勵之下,他還是考上了高中,只是家裡實在負擔不起學費。老師答應借錢給他唸書,但母親說:借錢只是一時的方法,不是長久之計。這時,母親給了鄭石岩一個主意,她說:"你去做生意賺錢吧!"那一個多月長的暑假,鄭石岩當起了水果販,賺了一點錢,總算可到高中注冊。他知道家裡是沒錢的,所以整個高中生涯,他都在做水果的生意,而且生意越做越大。每天清早四點半,我到產地收購水果,再把水果送到批發市場賣了,再趕到學校上課。我一天得騎腳踏車載水果走很長的路──從我的家到宜蘭是6公里,再騎10公里到羅東,賣完水果後再騎回宜蘭上課。這是他高中一年級時的生活。

到了高中二年級時,鄭石岩做起了較大的批發生意,他收購了水果,然後運到台北的大賣場去賣。他說,那時的生意有時賺錢有時虧本,但平均起來還不錯。"我當時也發明了一些讀書的方法。要熟背某個內容,就先看一遍,然後邊工作邊回想,想不起時再拿出來看一下。我在高中的功課還算過得去。"高中三級時,他已經賺了一些錢待上大學時用。他賺到的錢,都交給母親,母親是他"前途經紀人"。

這時候,鄭石岩已經不是那個夢想外面世界的鄉下小孩,畢竟他已經走遍台灣,在台北熱鬧的大賣場裡活動。他體驗了做生意、賺錢的樂趣,這時候,上不上大學似乎已經不太重要了。"拿錢給媽媽時,她總會說:'當初要你去做生意,目的是賺幾個錢去讀書。沒想到錢賺到了,你卻不讀書了。我真後悔讓你去做生意。'這句話她說了好多次。我說:'我沒放棄,我還是會去讀書。'"

鄭石岩後來還是結束了生意,上大學去,因為熱衷於做生意的樂趣,他選修了會計系。後來,與一位老師談話後,老師說:看來你很喜歡'人',如果往教育領域發展,可能會更好。"老師的話提醒了鄭石岩一直被自己忽略的性格特質。他轉到教育心理系去,這是人生的一大轉折。這是一個引領他進入心理諮商領域的關鍵點。他說:"學了心理學之後,才真正開始自己的'夢想'。"當下,就是一切聽鄭石岩敘述他的人生故事時,母親一直是影響他的人。"她給我很大的自由,因為她一直當我是個大人,並不管得嚴厲,但卻總是在適當的時候提醒我、幫助我。"鄭石岩是佛教徒,星雲大師早年到台灣去,駐錫宜蘭時,母親便帶他追隨星雲大師學習。佛家的豁達生命觀,對面臨人生困境的人,往往是一劑心靈良方。佛法的修持對於鄭石岩後來從事心理諮商的工作助益頗大。鄭石岩31歲那年,因緣際會,他加入了台灣一個高科技發展團隊,擔任"科技行政"的工作。在高科技領域中打滾,讓他對人生又有了另一番體悟。"在科技社會,一切都在快速變遷,人的視野也不斷在改變。人活在這樣的社會裡,一定要保持學習力來調適自己,面對變遷的社會。我常遇到一些事業成就很好的人,過了一段時間後便發現適應不良。有的人到了該換人生跑道的時候,卻因為不願意接受改變,腦子裡還是裝一些過時了的東西。

你有滿腹的理想,但沒用,人家都不用那個東西了。"從中我發現,原來'生涯'不是一個固定的'計劃',而是不斷在發展、調適的。"有了這樣的醒覺,他更願意多花一些業餘時間做心理諮詢的工作,因為身邊有太多需要幫助的人。他堅持不收費,因為視心理諮商服務為一個佛弟子本該履行的助人行動。兒童青少年輔導、婚姻諮商、生涯規劃、臨終關懷……他以諮商工作者的身分參與了案主人生的各個階段,最終獲得最大收益的,是自己。

後來,鄭石岩開始寫作。"寫作本來不在我的人生規劃裡。"那年他39歲,熱愛大自然的他登山時跌傷了脊椎,下半身因此癱瘓。醫生說得動手術,可是手術後卻不一定就能恢復行動。他盡是擔憂、沮喪。有一天,鄭石岩的太太對他說:"我覺得你是一個很成功的諮商工作者,學佛也頗有成就,講經都講得很好,可是,你自己原來並不受用啊……"

"那是傍晚時分,太太下班回來,我躺在一邊,然後她對我說了那一番話。那一幕,我一直都記得。"鄭石岩說。那天晚上,他想通了。"如果從此不良於行,我也要活下去啊。"當時浮現的念頭是:寫作。他坐在輪椅上,開始動手。第一本著作《清心與自在》就暢銷了。投入寫作的當下,病情奇蹟地好轉。在輪椅與病床上渡過了一個月,恢復走動的那一天,"拋開拐扙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我發覺:人生還要要求什麼呢?腳能走、眼睛能看、耳朵能聽……已經很開心了。"鄭石岩說,當時才真正領會到佛法裡所講的:"當下就是一切。"

從小時的貧窮到登山時發生的嚴重意外,鄭石岩卻從來不認為他的人生有太多、太大的困難,例如,導致他失去行動能力的意外事件,他也像是突然間想起什麼似的隨口說出,猶如人生中其他大大小小的瑣事一般,完全沒有將之視為人生中的重大顛覆。沒有比現在更美好的時刻"人生就是這樣,是多彩的,而且是持續發展。生命如一條河,迂迴向前流去,河道或寬或窄,但最終都流到大洋。人生並沒有'一定',但有一個方向:即是人始終要以一種光明、樂觀、積極的態度去看待當下的遭遇。

"你的遭遇,即是你的'資糧'。我們沒辦法挑選人生遭遇,也沒辦法選擇人格的本質,只能用我們的本質與遭遇所激出來的火花,慢慢滋長、壯大。在哪裡碰到障礙,就在那裡學習、扎根,然後再往前走。"鄭石岩如此看待人生,也總是傳達這樣的訊息給他的案主。"我們可以選擇方向,但不能選擇遭遇。人生不是'我要變成什麼',而是'如何利用當下的因緣去做些什麼'。若你一直要'變成什麼',壓力會很大。"曾有個人來找鄭石岩,他面對婚姻問題,同時事業一敗塗地,因此變得沮喪。"在面談時,我們不是要告訴他:你要站起來,走出去;而是,你現在手上還有什麼?他說他已經一無所有。我說:你還有太太、小孩。最重要的是,'你有曾經大跌一跤的經驗,是別人所沒有的。'你所有的這些,就像一棵樹被砍了,樹枝還可以摘下來,插在地上,繼續生長。"

鄭石岩三十幾年來累積了豐富的心理諮商經驗,他結合了精神分析、行為治療、認知治療等等學派,再注入佛教唯識學與禪學的精髓。有時候,聽完案主傾訴後,他只是說了幾句話,或唸一首禪詩,對方的心情頓時晴朗。有一天,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婆婆前來找鄭石岩面談,談話中老人哭得悲傷。年輕時,她的丈夫有外遇而離開了她,她艱辛養大3個孩子,如今孩子們都大學畢業了。而年老的丈夫則被遺棄,貧病交迫。老太太說:"我怎麼可以把他丟下呢?"於是將丈夫接回來,在醫院照顧他,但是丈夫竟然還打她!"老太太第三次來的時候,我跟她說:你的心量是全世界少見的。這是無比珍貴的東西。你把小孩帶得那麼好,如今還照顧他,有這樣的能耐,你這一生也沒有白來了。你能容忍先生今天如此對待你,這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精神成就了。你總是問什麼時候有出頭天,我想跟你說:就生活而言,沒有任何時刻比現在更美好的了。你七十多歲了,耳聰目明,還能走,不是很好嗎?你還有能力照顧你的先生,這已經成就了你所追求的傳統美德,不是嗎?你不要懷疑,就生活而言,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候了。'就這樣,她露出笑容。老人的笑容很美。她說:'這句話我會記得。你可不可再講一次?'"說完,鄭石岩展露出笑容,這個笑容如他當時所見的,一樣美麗。

"人生,不可能處處逢源。但逢不逢源,完全是主觀。面對挫折時,願意在這裡看到新機,或是停在那裡抱怨、沮喪,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佛教的思想是'人生要隨緣',但不是隨波逐流。隨緣,是在任何一個當下,都能應身邊存在的條件,借力使力,在那裡有所收獲。我接觸了那麼多個案,看過了這麼多的生命現象,領悟的是:真正打敗自已的,是自己的想法;而挽救自已的,往往是提起了正面想法後,付諸行動。"鄭石岩說,如佛經所講,人生是"妄"。"我回首自已的過去,雖然看來閱歷豐富,但其實很短,就在剎那之間。最後,沒有一樣是你可以帶走的。

莫生氣

人 生 就 像 一 場 戲 , 因 為 有 緣 才 相 聚 。

相 扶 到 老 不 容 易 , 是 否 更 該 去 珍 惜 。

為 了 小 事 發 脾 氣 , 回 頭 想 想 又 何 必 。

別 人 生 氣 我 不 氣 , 氣 出 病 來 無 人 替 。

我 若 氣 死 誰 如 意 , 況 且 傷 神 又 費 力 。

鄰 居 親 朋 不 要 比 , 兒 孫 瑣 事 由 他 去 。

吃 苦 享 樂 在 一 起 , 神 仙 羨 慕 好 伴 侶 。

大腦需要睡眠來提升學習力



人類一生當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為什麼人類需要睡眠? 過去,學者們認為睡眠是身體內部需要的反映;現在,醫學界的專家藉由研究果蠅的遺傳基因和行為發現:大腦需要睡眠來提升學習力。

專家通過對果蠅的研究能清楚地反映人類的睡眠情況。 果蠅大多數的習性與人類相似,它們也吃東西,睡覺,打鬥,結成配偶,尋找食物。 果蠅和人類一樣,在年輕時需要充足的睡眠,在年老時睡眠減少,在服用咖啡因後保持清醒,在服用抗組織胺復方後變得昏昏欲睡。

聖地亞哥神經科學研究所Neurosciences Institute的神經科專家費茨傑瑞德(Indrani Ganguly-Fitzgerald)及她的同事從研究中了解到睡眠的情況是,我們的大腦要求在睡眠中處理一天中的經歷。研究發現,正常的果蠅在每天有社交活動的情況下需要一小時左右的小睡,而被隔絕的果蠅僅需要十五分鐘的休息。 換句話說,它們需要補充睡眠的時間與它們社交團體的大小有關。

研究果蠅與記憶相關的基因發現,社交對睡眠的影響有關聯。大腦可能需要睡眠來提升學習和適應社會經歷的變化。 社交活動愈頻繁的人需要更多的睡眠補充。

這項研究結果也印證了其他專家普遍認為睡眠有助於學習的說法。現代醫學界普遍認為睡眠的目的是為恢復精力而作出合適的休息。在睡眠時人腦並沒有停止工作,只是換了模式,使身體可以更有效儲存所需的能量,並對精神和體力作出補充。睡眠亦是最好的休息方法,既能保持身體健康和補充體力,亦可提高工作能力。

學者普遍認為睡眠能幫功恢復體力和腦力,並能舒緩壓力,增強記憶力,從而保持身體健康。人們若欠缺適量的睡眠,將有可能導致一些如憂鬱、情緒不穩定、壓力、焦慮、免疫力降低等後遺症

現代都市人的生活和工作繁忙,睡眠品質不好很有可能會導致上述種種的毛病。 無怪乎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選定每年春天的第一天3月21日為世界睡眠日,希望能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

磨練,會讓你脫胎換骨

為什麼最珍貴的藥材往往得在深山里才找得到?為什麼最新奇古怪的海洋生物都生活在最深層的海底?這些植物或生物是在人們找尋的時候才被發現,它們生長的環境是那樣的惡劣,但正因為生長不易,它們也往往具備了其他植物所沒有的價值;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嗎?

在肥沃的土地會有盛開美麗的花朵,但強風一掃就會傾倒,唯有那些在岩縫中生長的參天大樹,才能在狂風暴雨中屹立不搖。

生命的痛苦與磨難,往往是一個人脫胎換骨、向上躍升的契機。

珍惜眼前的生活,沒有經歷過坎坷磨難的人,永遠領悟不到人生的美好,永遠不會超越常人的成就。

大腦與心理




大腦前額葉皮質功能降低…容易想不開


總是念念不忘過去的不幸、倒楣事,老是惦記著以前的失敗、不順利,…這些狀況常會在憂鬱症、焦慮症的患者身上發現。周遭的親友總習慣會責怪他們「想太多」、「太想不開」,要他們多往正面想、「想開一點」就好了。然而,哈佛醫學院學者一篇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他們並不是故意要「想不開」,而是腦部功能受疾病影響,才會變成如此!

這項研究的研究對象都曾受過創傷事件(身體暴力、性侵害等),其中38人罹患憂鬱症、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另外21人沒有相關精神疾病。研究者以功能性磁 振造影(fMRI)觀察他們腦部「抑制記憶」(memory suppression)的功能,發現他們比起沒有罹患相關疾病者,這部分的功能有明顯缺損。

先前就有研究發現,大腦前額葉皮質對於創傷記 憶能發揮抑制的效果,以避免人們持續回想起這些記憶,造成更大痛苦。而這個研究則是進一步發現,在憂鬱、焦慮症患者腦中,前額葉皮質功能顯著降低,造成他 們較難抑制負面記憶,因此種種不好的回憶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冒出來,造成情緒更加低落及焦慮。

研究人員也推測,憂鬱、焦慮症患者常會抱怨自己記性不佳、忘東忘西,也可能與這部分的功能改變有關。

這個研究給我們非常重要的提醒:焦慮、憂鬱的人之所以沒辦法想開一點,其實是「不能也,非不為也」,並不是他們故意要讓自己悲觀下去,而是腦部功能受影響使然。

之所以要如此強調這個概念,是因為門診中屢屢會聽到這些患者無奈的表示親友的諸多不諒解,以及他們的力不從心,真的很想如大家所說的「想開一點」,但就是做 不到!如果以軟弱、草莓族來形容他們,非但不公平,而且也無濟於事,反而只會讓患者感到更絕望,因為連親近的人都無法諒解自己、支持自己!

或許有些老一輩的長者會質疑:「我們以前那個年代那麼辛苦,哪裡還來得及管什麼憂鬱、焦慮?你們年輕人環境那麼好,還有什麼好憂鬱、好焦慮?」


◎ 這樣的迷思可以從兩方面來說明:

● 憂鬱症真的越來越多嗎?

其實不見得。就以門診實際狀況來說明,醫師詢問家族史的時候,常會得不到確切答案,也常遇到看完診後,某位家屬偷偷再折回診間,向醫師表示,家族中某某長輩有相關精神疾病,怕其他家人知道。

因為在過去的年代,看精神科是很不得了的一件事。更別提家中若有人因心情鬱悶而自殺身亡,當然更不可能讓人知道!所以並不是以前比較沒有憂鬱焦慮,而是多數人都不敢說、不敢醫。

● 門診中,有不少年紀較大的病患,在仔細詢問瞭解病史後,常會發現他們的問題並非一朝一夕所造成,而是數十年來的累積。長年在夫妻、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壓 力下,早已出現明顯焦慮症,甚至憂鬱症的諸多症狀,卻因不願承認、不敢就醫而採取逃避的方式不去面對。要不是讓問題一直拖著,越來越難以處理,要不就是哪 天出現一個引爆點,情緒整個爆發或崩潰。

年輕一輩相對比較能接受「心理也會生病」的概念,也比較願意就醫尋求協助。因此,並非過去的人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也絕非現代人就比較「草莓」。

瞭解憂鬱、焦慮的人為何會想不開,改用較關心、支持的態度去面對周遭有這樣問題的親友,對他們來說會是很大的幫助!


文/賴仕涵 (作者為台北敦南心診所醫師)
刊登報紙: 台灣 自由時報



母親節特輯

感謝母親賜予我們生命,讓我們來到這繁華世塵經歷人生。

感謝母親育我們長大,不辭辛苦日夜為我們付出。

眼看5月13日的母親節就要到來了,你有沒有準備好禮物送給媽媽呢?與其花大價錢買禮物不如親手製作一張母親節賀卡吧,把你這麼多年的感激之情寫在卡片上送給媽媽更加珍貴呢!


母親節卡片製作




康乃馨花朵製作





◎ 母親節的起源

最早慶祝母親節的是希臘人,為了榮耀希臘諸神之母-Rhea而開始的節慶。


◎ 英國的母親節

在十七世紀英格蘭,為了表達對英國母親們的敬意,乃訂四旬齋(指復活節前夕之前,星期天除外的40天)的第四個星期日為「Mothering Sunday」,人們在這一天回家探視雙親,並致送禮物表示敬意。

當時,有許多的窮人必須在有錢人家裡幫傭討生活,而被迫離家寄宿在主人家裡,在Mothering Sunday這一天,主人們會放他們假,並鼓勵他們返家與媽媽團聚。為增加歡樂氣氛,也發展了一種特別的蛋糕稱為-mothering cake。

隨著基督教在歐洲的擴散,這個節日轉為對「Mother Church」的崇敬:表達人們對賦予他們生命、保護他們免於傷害的精神力量的感謝。從此,教會的儀式便與母親節的慶祝活動相結合,以同時傳達人們對母親與教會的感念。


◎ 美國的母親節


  在美國,最早關於母親節的記載是1872年由茱麗雅(Julia Ward Howe即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的作者)所提出的,她建議將這一天獻給「和平」,並在波斯頓等地舉行母親節的集會。

  1907年,費城的安娜(Ana Jarvis)為了發起訂立全國性的母親節

而活動。她說服了她母親所屬的位於西維琴尼亞州的教會,在她母親逝世二週年的忌日-即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隔年,費城人也開始在同一天慶祝母親節。

  之後,安娜和支持者們開始寫信給部長、企業家和政治家,要求訂立全國性的母親節,他們很成功的被接受了,因為1911年時,幾乎所有的州都已開始慶祝母親節了。威爾生總統(President Woodrow Wilson)亦於1914年發表官方聲言,讓母親節成為全國性的節日,就是每年五月的第二個禮拜天這一天。



◎ 馬來西亞的母親節


雖然,許多國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時節慶祝屬於他們的母親節。然而,多數國家如丹麥、芬蘭、義大利、土耳其、澳洲和比利時,都是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慶祝母親節的,而馬來西亞的母親節也是選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西洋象徵母親的花

康乃馨


1907年,費城的賈維斯女士為了發起訂立全國性的母親節而活動,她說服了她母親所屬教會,在她母親的忌日(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在當天,人們配戴康乃馨向母親致敬,母親尚健在者,佩帶紅色康乃馨;若母親已過世,則佩帶白色,以表示內心的懷思。特別是從1914年5月,美國總統威爾森簽署通過國會決議,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定為「母親節」之後,其他各國人民很快就認同了這一節日,形成了敬愛母親的風尚,康乃馨也成為大家心目中象徵母親的花。